)12月25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正式印发实施,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塑料污染的具体实际的要求,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2020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0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实施新版限塑令的政策文件。其中,绝大多数省份到今年年底,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12月30日,距一次性塑料袋和吸管大“限”将至还有两天,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数十个商超、市场和餐饮店探访实际“限塑”情况。
记者来到丰台区公益西桥某大型连锁超市,该超市负责人刘先生和记者说,从明年1月1日起,北京市该连锁超市所有门店将全面启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可全生物降解购物袋。但相比此前消费的人在超市购买的塑料袋,这种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较高,他表示:“我们也将呼吁顾客自备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记者在朝阳区一家便利店里看到,店员正把相关“限塑”提醒牌放在结账台醒目位置,上面写道“自2021年1月1日起,本店售卖便捷环保袋。”店员表示,已经接到“限塑”通知,明年1月1日起店里不再向顾客出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
不过,还有一些商超“禁塑料袋”执行得并不理想。记者在丰台区某小区的生活超市看到一次性塑料袋还在照常售卖,至于有否环保袋出售,店员表示现阶段收银台没有摆放环保袋,但是超市内有柜台出售,消费者有需要能进店购买。在北京市大兴区某集贸市场,一位摊主和记者说:“这种白色的薄塑料袋,一年要用掉几千块钱。如果换成可降解的袋子,这样一来成本会增加不少。”
记者看到,在该市场,各家摊位都备有塑料袋,超薄的占多数。顾客买菜时,摊主会主动套袋,有顾客接过袋子掂量一下,觉得袋子薄,还让摊主多套一个,薄薄的塑料袋上没有一点标识。市场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元旦之后该市场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具体措施还在与商家做沟通,呼吁消费者自带环保袋。正在购买蔬菜的消费者牛女士和记者说:“是时候重新拿起菜篮子了。”在她看来,使用环保布袋或者菜篮子都十分便捷,关键是大家的环保意识还要提高。
外卖包装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也相当普遍,在丰台区槐房西路,刚送完外卖的送餐员黄翔和记者说:“我负责的区域,大部分商家都是用塑料包打包,只有少数商家用纸质包装。”记者随即咨询了外卖平台,该平台负责这个的人说将通过正向引导和鼓励商户行为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并对使用替代用品的商户给予特殊标志和流量支持。
在槐房万达的“麦当劳”,记者看到收银台旁的吸管架已被拆掉。值班经理和记者说,从12月1日起,麦当劳已全面使用新的“免吸管”杯盖,杯盖上有个凸起的孔,掀开就可以直接饮用。目前外卖暂时还是提供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起,外卖吸管也会替换。据悉,肯德基今年也开始大范围推广自带饮嘴的杯盖,鼓励消费者减少吸管的使用率。而据汉堡王负责的人介绍,纸质吸管喝碳酸饮料容易软化口感不好。经过反复测试,最终选择PLA为主的可降解塑料吸管。他表示:“虽然成本高一些,但口感比纸吸管好很多。”除了可降解塑料吸管,汉堡王还将陆续更换用甘蔗浆制作的勺子、使用玉米淀粉制作的“塑料袋”和纸质外送盒子等,全部完成替换后,每年将减少塑料使用上百吨。
记者还从星巴克方面获悉,早在2019年年底,星巴克中国门店已经全部完成塑料吸管的全面替换。据星巴克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仅此一项,每年大约就可减少200吨塑料的使用。
茶饮店方面,在槐房万达商场里的“奈雪的茶”门店,记者看到放置的吸管均为带包装的纸质吸管。服务员介绍,门店早就开始全面使用纸质吸管。在同一层的“喜茶”店内,记者看到餐具台放置了两种吸管,消费者可以自取。根据吸管外包装上的提示字样,一种是环保纸吸管,包装上写着“100%可降解,长时间浸泡强度易下降”,另一种是可降解环保吸管,包装上写着“选择兼顾环保与体验的PLA材质,源于植物资源,可生物降解”。
记者调查发现,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频率较多的企业主要是专门的饮品店,以及连带销售饮品的快餐店。对于吸管“换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反应快,措施足,但街头不少小店却并不敏感。
“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大概在1.6万元一吨,但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则基本是2.6万元每吨起步。在市场上,一个生物降解塑料袋的价格通常会是普通塑料袋价格的2到3倍。吸管方面,市面上一根普通塑料吸管的售价约为0.03元至0.05元,而纸吸管的成本比普通塑料吸管高3至6倍。”业内人士和记者说,就商家而言,成本会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环保袋的价格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纸吸管的饮用体验也不尽如人意。有消费者吐槽,环保袋动辄十元几十元,而用纸吸管喝热饮,还没喝到一半吸管就软了,如果不小心咬了吸管,也很难像塑料吸管一样回弹。如果长时间在热饮里泡,纸吸管有被软化的可能,也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因此目前纸吸管不适合喝热饮时使用。
“目前可降解塑料制品价格偏高,要进一步降低替代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吴玉锋教授认为,同时,有关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导检查,引导餐饮企业和消费的人践行绿色消费理念,而行政事业单位在减塑方面也要带头示范。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